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往往不愿意谈论与排泄相关的话题,但事实上,粪便的颜色、质地等变化能够直接反映我们的健康状况,血便,即大便中带有血液的情况,是人们比较容易察觉到的异常之一,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恐慌,血便究竟是怎么回事?它有哪些常见原因?又该如何应对呢?
血便的定义及分类
血便指的是大便中混有血液,血液的颜色会根据其来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(如胃、十二指肠),血液多呈暗红色或黑褐色,称为黑便;如果血液来源于下消化道(如结肠、直肠),则多呈现鲜红色,称为血便,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被消化道内的细菌分解后会变成硫化铁,当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时,颜色会变得较暗。
血便的常见原因
血便的成因多种多样,既有良性原因也有恶性可能,具体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:
1. 痔疮
痔疮是最常见的血便原因之一,主要表现为便后滴血或擦拭时纸上有血迹,通常伴有肛门疼痛不适,痔疮分为内痔、外痔和混合痔,以肛垫下移学说解释较为合理,长期便秘、腹泻、妊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静脉曲张,从而引发痔疮。
2. 肛裂
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层裂伤,多发生于肛管前后正中,尤其在便秘时硬大便通过较为常见,患者常感觉排便时剧烈疼痛,随后出现间歇性钝痛,持续数小时至十几小时,严重者疼痛持续至下次排便,肛裂可导致粪便表面附着鲜血,便后擦拭时也会发现血迹。
3. 溃疡性结肠炎
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,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,患者常出现腹痛、腹泻、黏液脓血便等症状,严重时还会伴随发热、消瘦等全身表现,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联。
4. 克罗恩病
克罗恩病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,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,最常侵犯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,临床表现多样,包括腹痛、腹泻、体重减轻等,部分病人可出现瘘管、脓肿等并发症,克罗恩病也可能引起便血,通常为隐血试验阳性或有少量血便。
5. 结肠息肉
结肠息肉是指突出于结肠黏膜表面的赘生物,大多数无症状,仅在体检或钡餐检查时偶然发现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、腹泻、便秘、便血等症状,腺瘤性息肉具有癌变倾向,应及时切除并送病理检查。
6. 结直肠癌
结直肠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,早期常无明显症状,进展期会出现腹痛、便血、消瘦、贫血等表现,便血颜色偏暗红,有时还伴有粘液,与粪便混合,不易擦掉,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大部分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,但并非所有息肉都会发展成癌症。
7. 小儿肠套叠
小儿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,以阵发性哭闹、呕吐、果酱样血便、腹部腊肠形肿块为特征,该病好发于2岁以下儿童,尤其是4~10个月婴儿,男孩比女孩多见,肠套叠会导致肠壁淤血、水肿甚至坏死,从而引起血便。
血便的处理措施
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血便情况,应当及时就医,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相应措施:
非手术治疗:包括休息、补液、纠正贫血、使用止血药物等。
内镜治疗:适用于内镜下可见出血点者,可通过电凝、激光、微波等方式止血。
外科手术: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怀疑存在肿瘤等情况,则需要考虑手术切除病变组织。
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预防血便的发生,具体措施如下:
1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;
2、定期进行体育锻炼,促进肠胃蠕动;
3、避免久坐不动,定时排便;
4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肛周清洁干燥;
5、定期体检,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,应尽早筛查潜在疾病。
血便虽然令人担忧,但只要正确面对、及时就医,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,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血便的相关知识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