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经验 正文

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,如何参与网络文明建设?

每经记者刘旭强每经编辑刘艳美

“还能这么玩?咱们国家运动员不仅技术强,‘网感’也都太好了。”前段时间,汪顺等中国国家游泳队队员们编排的水下“科目三”系列短视频,在社交平台上爆火,引来众多网友评论互动。

青年人无疑是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。不论是顽强拼搏又极具“网感”的体育新生代,还是充满正能量的青年短视频博主,都在通过自身影响力,努力实现“正能量”与“大流量”的双向奔赴。

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年轻人助力。8月28日,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成都举办,在网络文明培育分论坛上,四川省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、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、中国国家游泳队运动员汪顺、激励残障人士自立自强的正能量短视频博主牛钰,分享了他们关于传播网络正能量、引导年轻人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思考。

中国国家游泳队运动员汪顺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张建摄

“其实这是我们运动员训练之余的一些生活方式,希望通过这种活泼的形式,让大家特别是年轻一代,更加关注体育、认识游泳,加入到运动中来,强身健体,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。”大会现场,汪顺分享了创作上述系列短视频的初衷。

汪顺表示,他个人也是互联网深度用户,学习、生活、训练、比赛,都会通过网络获取重要的知识和信息,帮助提升个人阅历和专业知识,感受着互联网的积极作用。

年少时经历汶川地震,牛钰永远失去了右腿,假肢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。但她并没有就此倒下,在给自己的钢腿贴上漂亮的贴纸,安上闪闪发亮的小灯后,牛钰选择站起来、走下去。

如今,穿戴着自己DIY假肢的“钢腿女孩”,身上有了众多标签:粉丝达数百万的短视频博主,为残障人士勇敢发声的“春游哥哥”,照亮更多残障人士前行路的2024年中国好人……

可以说,在网络正能量的涓涓细流下,牛钰走出了阴霾,也重获了新生。就在不久前,在“e路川行·文明有我”2024年四川省网络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,牛钰还被聘任为四川网络文明传播大使。

但网络很复杂,不缺乏美好,也遍布着杂音。当汪顺等明星运动员被“饭圈文化”困扰,牛钰等网络博主也曾受到陌生网友无端的曲解、中伤和诋毁。

如何还大家一片清朗的网络环境?

汪顺认为,网络上充斥着网络水军、饭圈文化、抹黑英雄、造谣生事等恶劣事件,这些不仅危害了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,更不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。

在汪顺眼中,作为还在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,汲取和学习正能量的网络内容,有利于其塑造完整的人格和更加美好的形象。汪顺表示,加强网络文明建设,不仅需要主管部门在法律法规上进一步完善提高违法成本,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,如何参与网络文明建设?同时还需要提升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,和健康使用网络的行为习惯。

牛钰则谈到,公众人物应该利用好自己的网络影响力,继续传递网络好声音,帮助和引导广大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。

上周,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国产游戏巨作《黑神话:悟空》正式上线,一经推出即成为现象级话题,相关取景地更掀起线上、线下旅游热。这也引发相关文化从业者对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再思考。

“当下文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,如何通过网络传播优秀传统文化,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新课题。”在陈仲文看来,文化创新是吸引年轻人亲近传统文化、接受中国文化的关键之一。

一个例子是,陈仲文介绍,今年5月,三苏祠博物馆推出8集国际微纪录片,以中国有声书的创新表达方式,从一口井、一株树、一个文物、一个故事讲起,从普通人的视角向世界讲述三苏文化。视频发布后,在海外引起“追更”三苏文化的热潮,全网播放量达4000万次。

陈仲文表示,包括三苏祠博物馆在内,众多文博传播的载体和东道主都需要“补课”。在文化互动中,如果说博物馆是供给端,那么年轻人无疑就是需求端。东道主在策划活动时,不能仅仅将文化生硬地“塞给”年轻人,而应该致力于实现文化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。

“补课”不能局限于回望过去,也要注重当下和放眼未来。

近年来,张洪忠及其团队成员都在着手一件事——借助大模型梳理网络中的“中华文化图景”。他们发现,图景中由古代人文社科要素统领,缺乏近现代关照。

具体而言,根据张洪忠提供的数据可视化图像,近代(1840年)以前的古代文化象征符号占据绝对比例,其中,各类传统节日、兵马俑、饺子等为高频词汇。而近现代元素较少,只有京剧、功夫、西游记、红楼梦等寥寥几个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现状的词汇基本为零。因此,张洪忠建议,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播和创新,特别是在近现代科技领域。